网络连接设备:用于计算机之间或其它网络间的连接。 网络操作系统:负责网络系统资源管理、通信和任务调度等。 网络应用软件:实现网络应用与服务。
MAC子层与传输介质有关,基本功能是做到合理 信道分配,解决信道竞争问题; 支持LLC子层完成介质访问控制功能,为不同的物 理介质定义了介质访问控制标准。
与传输介质无关,独立于介质访问操控方法,隐藏 了各种802网络之间的差异,向网络层提供一个统 一的格式和接口。 将数据组成帧,对数据帧进行顺序控制、差错控制 和流量控制,使不可靠的物理链路变为可靠的链路。
数据的编码采用曼彻斯特编码; 传输介质可以是双绞线、同轴电缆和光缆等; 拓扑结构可以是总线型、树型、星型和环型; 传输速率有10Mbps、100Mbps、1000Mbps。
MAC构成数据链路层的下半部,直接与物理层相 邻,主要制定管理和分配信道的协议规范。
将连接到总线上的所有节点组成一个逻辑环,每个节 点被赋予一个顺序的逻辑位置。构成逻辑环结构,物 理连接是总线结构。 介质访问控制:和令牌环一样,节点只有取得令牌才 能发送帧,令牌在逻辑环上依次传递。
1 局域网概述 2 局域网体系结构与标准 3 局域网介质访问操控方法 4 计算机网络的工作模式 5 交换式以太网 6 7 虚拟局域网技术
1 局域网概述 2 局域网体系结构与标准 3 局域网介质访问操控方法 4 计算机网络的工作模式 5 交换式以太网 6 7 虚拟局域网技术
采用集线器为中心的星型连 接方式,但其其实就是总线 型的拓扑结构; 集线器工作原理:以广播方 式向各端口发送数据。 当网络规模逐步扩大时,网 络中的冲突就会大幅度提升, 造成网络整体性能下降。
网络中的节点只有截获令牌时才能发送数据。 轮流发送,对节点公平,适于重负荷环境。
1 局域网概述 2 局域网体系结构与标准 3 局域网介质访问操控方法 4 计算机网络的工作模式 5 交换式以太网 6 7 虚拟局域网技术
1 局域网概述 2 局域网体系结构与标准 3 局域网介质访问操控方法 4 计算机网络的工作模式 5 交换式以太网 6 7 虚拟局域网技术
仅用于扩展距离,不 能连接节点 单网段500米 单网段500米 单网段500米
是一种新型高速局域网,提供1Gbps通信带宽,与快 速以太网完全兼容。 传输介质以光纤为主,最大传输距离已达到70km, 适用于大中规模的园区网主干。
100Base-T标准定义介质专用接口,将MAC子层与 物理层分隔开来,要求有中央集线器的星型布线结构。
直接交换方式:根据目的地址找到相应的交换机端口,并 将该帧发送到该端口;
存储转发交换方式:与直接交换方式类似,不同处在于要把 信息帧全部接收到内部缓冲区中,并对信息帧进行校验, 一经发现错误就通知源发送站重新发送帧; 改进直接交换方式:将前两者结合起来,在收到帧的前64字 节后,判断帧的帧头字段是否正确;
同一逻辑分组的成员可以分布在相同的物理网段上, 也可以分布在不同的网络上;
OSI参考模型 其他高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逻辑链路控制子层(LLC) 媒体访问控制子层(MAC) 物理层 IEEE 802 LAN参考模型
利用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,实现比特 流的传输与接收,数据的同步控制等。 IEEE 802规定了局域网物理层所使用的信号与编码、 传输介质、拓扑结构和传输速率等规范。
1 局域网概述 2 局域网体系结构与标准 3 局域网介质访问操控方法 4 计算机网络的工作模式 5 交换式以太网 6 7 虚拟局域网技术
1 局域网概述 2 局域网体系结构与标准 3 局域网介质访问操控方法 4 计算机网络的工作模式 5 交换式以太网 6 7 虚拟局域网技术
局域网提供高数据传输速率(100Mbps)、低误码 率的数据传输环境,数据传输速率高达1Gbps的高速